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引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来源:电器工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育部和财政部2012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

教育部和财政部2012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河北工业大学电器研究所牵头,协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包括浙江大学、温州大学、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于2016年被批准为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一、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思路:以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为引领,面向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重大发展需求,聚焦电工产品可靠性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结合协同中心在电工产品可靠性标准、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设计技术及产品失效分析等研究基础,以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为龙头,以协同中心为平台,整合协同单位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力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成果转化体制,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示范,从前沿性原始创新到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完整的产学研用良性循环、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链体系,提升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拔尖人才,取得一批具有重大显示度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构建协同创新与联动机制,形成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效管理运行体制与机制;培养或引进一批引领电气工程学科、行业发展和承担重大创新任务的领军人才,力争建成国家级创新团队和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面向全国电工行业,突破电工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电工行业示范企业,建成一批中试基地,为电工行业培养一大批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1.人员管理机制改革

(1)根据创新中心发展需要,通过项目团队引进、柔性引进和市场招聘等不同方式聚集高级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形成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过程管理、技术产业市场化完整流程所需的人才梯队,培育产业技术创新优秀团队。

(2)建立中心内外部人员自由流动的机制,围绕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实行项目制管理,从中心内外部组织相关研发人员,形成研发队伍;在项目研发期间,确保其原工作待遇不变或提高;当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可以根据个人和组织的需要重新在创新中心内外自由流动,并保证持续的人才资源供应。

(3)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激励机制,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和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人才基金,通过提供一流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人才。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绩效评价与奖励等规章制度,制定灵活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营造具有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技术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4)建立评价与奖惩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创新中心成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并给予奖惩,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2.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1)项目选择。创新中心坚持以电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利于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和创新技术的辐射引领作用为要求,以重大技术产品、成套工艺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和前瞻性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的项目选择机制。由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相关产业界高管共同参与项目的评审与选择,以确保开展的研究项目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2)项目绩效管理。针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类、前瞻性自主研发类、“量身定做”类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制定绩效考评标准体系和绩效管理方案,实施项目绩效管理。

文章来源:《电器工业》 网址: http://www.dqgyzz.cn/qikandaodu/2020/0909/550.html

上一篇:电器和我,都在成长
下一篇:我的“电器”家庭

电器工业投稿 | 电器工业编辑部| 电器工业版面费 | 电器工业论文发表 | 电器工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电器工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